-
结合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原则,确保高效安全:
一、病害防治要点
1. 细菌性病害(黑腐病、软腐病)症状:
黑腐病:叶片边缘呈V形黄褐色病斑,维管束变黑。
软腐病:茎基部水渍状腐烂,有恶臭味。
防治方法:种子消毒:50℃温水浸种20分钟,或用农用链霉素(72%)4000倍液浸种。轮作换茬: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减少土壤病原。药剂控制:发病初期喷施3%中生菌素(克菌康)1000倍液。
2. 真菌性病害(霜霉病、黑斑病、菌核病)症状:
霜霉病:叶背生白色霉层,病斑多角形。
黑斑病:叶片褐色轮纹斑,有黑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保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药剂选择:霜霉病: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黑斑病:50%扑海因1000倍液、50%速克灵1500倍液。
二、虫害防治要点
1. 鳞翅目害虫(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危害特征:幼虫啃食叶片,钻入叶球。防治方法: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瓢虫等天敌;喷施苏云金杆菌(Bt乳剂)。化学防治:低龄幼虫期:用0.8%阿维·印楝乳油。交替用药:避免抗药性,如氯虫苯甲酰胺与氟虫双酰胺轮换。
2. 刺吸式害虫(蚜虫、粉虱)防治方法:
黄板诱杀:田间悬挂黄色粘虫板。药剂喷施:10%吡虫啉3000倍液、25%阿克泰1000倍液,注意安全间隔期≥7天。
三、综合管理关键措施
苗期预防:生长期管理:雨后及时排水,减少高湿病害(如霜霉病)。
采收后处理:清除病残体,深耕土壤减少越冬虫卵。
四、用药安全与规范
优先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苦参碱1113。
化学药剂原则:发病初期用药,严格按剂量(如苯醚甲环唑10%浓度)。轮换用药类型,延缓抗药性。安全间隔期: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
通过“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结合农业措施减少病原基数,科学用药控制爆发期,可显著降低病虫害损失。实际种植中需定期巡查,早发现早处理!
-
、病害防治要点
1. 细菌性病害(黑腐病、软腐病)症状:
黑腐病:叶片边缘呈V形黄褐色病斑,维管束变黑。
软腐病:茎基部水渍状腐烂,有恶臭味。
防治方法:种子消毒:50℃温水浸种20分钟,或用农用链霉素(72%)4000倍液浸种。轮作换茬: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减少土壤病原。药剂控制:发病初期喷施3%中生菌素(克菌康)1000倍液。
2. 真菌性病害(霜霉病、黑斑病、菌核病)症状:
霜霉病:叶背生白色霉层,病斑多角形。
黑斑病:叶片褐色轮纹斑,有黑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保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药剂选择:霜霉病: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黑斑病:50%扑海因1000倍液、50%速克灵1500倍液。
二、虫害防治要点
1. 鳞翅目害虫(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危害特征:幼虫啃食叶片,钻入叶球。防治方法: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瓢虫等天敌;喷施苏云金杆菌(Bt乳剂)。化学防治:低龄幼虫期:用0.8%阿维·印楝乳油。交替用药:避免抗药性,如氯虫苯甲酰胺与氟虫双酰胺轮换。
2. 刺吸式害虫(蚜虫、粉虱)防治方法:
黄板诱杀:田间悬挂黄色粘虫板。药剂喷施:10%吡虫啉3000倍液、25%阿克泰1000倍液,注意安全间隔期≥7天。
三、综合管理关键措施
苗期预防:生长期管理:雨后及时排水,减少高湿病害(如霜霉病)。
采收后处理:清除病残体,深耕土壤减少越冬虫卵。
四、用药安全与规范
优先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苦参碱1113。
化学药剂原则:发病初期用药,严格按剂量(如苯醚甲环唑10%浓度)。轮换用药类型,延缓抗药性。安全间隔期: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
通过“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结合农业措施减少病原基数,科学用药控制爆发期,可显著降低病虫害损失。实际种植中需定期巡查,早发现早处理!
回帖要求:
1、鼓励原创性回复!
2、先回复先审核,切忌自问自答、答非所问,切忌发表重复回帖。
3、回帖要逻辑清晰、段落分明、格式规范,切忌长篇大论,切忌同个问题拆分多条回答。
4、确保无错别字、语句通顺、无乱码,文字图片显示正常。
5、回帖中切忌植入与对应问题无关的链接地址或者直接复制网址不予文字说明。
温馨提示:系统采用先审核后得分的规则。自2017年7月1日起,书屋用户所得威望值或成长值按规则同步到到农业 科技网络书屋积分系统。次月7日更新上月所得总分,加到上月最后一天。
我已阅读用户发帖回帖规范,所发内容真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