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种植地的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合的抗病莴笋品种,如对霜霉病、菌核病等有一定抗性的尖叶笋、青麻叶莴笋等品种。
合理轮作
避免莴笋连作,可与非菊科蔬菜、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2 - 3年,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水旱轮作,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虫的积累。
清洁田园
种植前清除田间残枝败叶、杂草等,集中销毁,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场所和越冬场所。收获后也要及时清洁田园。
加强田间管理
物理防治
黄板诱杀:利用蚜虫等害虫的趋黄性,在田间悬挂黄板诱杀蚜虫,棚内每60平方米挂1张黄板。
银灰色地膜驱避:铺设银灰色地膜条,可驱避蚜虫。
深翻冻垡或高温晒垡:坚持深翻冻垡或高温晒垡,以杀灭土壤中病菌和害虫。
人工防除杂草:人工去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
生物防治
使用Bt乳剂、青虫菌等生物药剂防治菜青虫等害虫。
化学防治
霜霉病
发病初期可选用72.2%霜霉威600 - 8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杀毒矾)500倍液
软腐病
可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佳爽)600倍液灌根,每周灌一次。
菌核病
发病初期可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 - 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虫害
蚜虫:发生量较大时,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快杀敌乳油、3%啶虫脒乳油1500 - 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 -
严格按照规定的安全间隔期、浓度、施药方法用药。
要避开采摘时间施药,应先采摘、后施药。
采收前10天严禁施用化学杀虫剂,应首选生物制剂,要尽量交替施用不同类型的农药防治病虫害,避免产生药害和农药残留
-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种植地的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合的抗病莴笋品种,如对霜霉病、菌核病等有一定抗性的尖叶笋、青麻叶莴笋等品种。
合理轮作
避免莴笋连作,可与非菊科蔬菜、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2 - 3年,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水旱轮作,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虫的积累。
清洁田园
种植前清除田间残枝败叶、杂草等,集中销毁,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场所和越冬场所。收获后也要及时清洁田园。
加强田间管理
物理防治
黄板诱杀:利用蚜虫等害虫的趋黄性,在田间悬挂黄板诱杀蚜虫,棚内每60平方米挂1张黄板。
银灰色地膜驱避:铺设银灰色地膜条,可驱避蚜虫。
深翻冻垡或高温晒垡:坚持深翻冻垡或高温晒垡,以杀灭土壤中病菌和害虫。
人工防除杂草:人工去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
生物防治
使用Bt乳剂、青虫菌等生物药剂防治菜青虫等害虫。
化学防治
霜霉病
发病初期可选用72.2%霜霉威600 - 8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杀毒矾)500倍液
软腐病
可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佳爽)600倍液灌根,每周灌一次。
菌核病
发病初期可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 - 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虫害
蚜虫:发生量较大时,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快杀敌乳油、3%啶虫脒乳油1500 - 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 -
严格按照规定的安全间隔期、浓度、施药方法用药。
要避开采摘时间施药,应先采摘、后施药。
采收前10天严禁施用化学杀虫剂,应首选生物制剂,要尽量交替施用不同类型的农药防治病虫害,避免产生药害和农药残留
回帖要求:
1、鼓励原创性回复!
2、先回复先审核,切忌自问自答、答非所问,切忌发表重复回帖。
3、回帖要逻辑清晰、段落分明、格式规范,切忌长篇大论,切忌同个问题拆分多条回答。
4、确保无错别字、语句通顺、无乱码,文字图片显示正常。
5、回帖中切忌植入与对应问题无关的链接地址或者直接复制网址不予文字说明。
温馨提示:系统采用先审核后得分的规则。自2017年7月1日起,书屋用户所得威望值或成长值按规则同步到到农业 科技网络书屋积分系统。次月7日更新上月所得总分,加到上月最后一天。
我已阅读用户发帖回帖规范,所发内容真实有效